该公司已经为扩张支出约2200万美元,直至年底拨付另外5900万美元以完成最新的扩张阶段。
只有依托制造业的下游产业才是健康的。今年航天机电计划开发600MW(500MW自建,100MWEPC)光伏电站,电站全年的融资已经全部解决。
对于西部一些省份的电站建成后遭遇限电的困扰,吴昊并不担心。传统市场的需求有萎缩,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扩张非常快。记者追问商业模式细节,吴昊不肯透露,笑称,这是我们核心的东西。但方向一定是资产证券化,是与潜在客户和潜在投资者达成共识后的最优化模式。航天机电有专门的团队做商业模式。
航天机电有计划将电站做成金融产品, 践行了光伏电站投资-建设-转让-运营的滚动开发的商业模式,并将电站做成金融产品,形成良性循环。脱硫电价没问题,补贴会有所滞后。《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光伏逆变器、跟踪系统、功率预测、集中监控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光伏发电的系统集成能力。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意见》中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各个链条上关键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和创新工作,更好地掌握核心技术。目前,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在诸如市场营销、低价中标等乱象中不顾技术和质量,有些制造企业挖空心思搞关系,不顾质量降成本,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光伏逆变器产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中国国内逆变器厂商超过百家,规模超过5兆瓦的企业也不少于50家。
会上,包括阳光电源、追日电气、特变电工新能源、华为等国内逆变器厂商携最新产品亮相,这些产品在转换效率与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优势,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会对逆变器产品的功能设计、性能发挥带来更多考验和更高要求。
此次展会上,国内知名逆变器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当家花旦,在逆变器转换效率以及稳定性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了国产逆变器的跨越式发展。很多公司都在围绕逆变器进行研发。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童亦斌表示据统计,中国国内逆变器厂商超过百家,规模超过5兆瓦的企业也不少于50家。
《意见》中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各个链条上关键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和创新工作,更好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会对逆变器产品的功能设计、性能发挥带来更多考验和更高要求。但是随着大规模光伏系统电站的安装,以及光伏逆变器投资者的不断增加,毛利率一定会下降,大型并网逆变器的品质还需要市场的考验。光伏发电工程按照8元/瓦的投资计算,近三年光伏市场产值将达2400亿元,光伏逆变器如果按照0.5元/瓦的产值计算,产值将达150亿元。
尤其是大型逆变器各家的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开关器件都差不多,但是产品的稳定性和实际效率却是需要长期的工程设计经验积累,尤其需要本土化的技术支持,市场开拓,政府关系和资金支持。业内人士分析,到2020年,中国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0万千瓦。
很多公司都在围绕逆变器进行研发。《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光伏逆变器、跟踪系统、功率预测、集中监控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光伏发电的系统集成能力。
5月20日,第八届2014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开幕。不过,排名前十位的厂商,其出货量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2014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上,一位多年从事逆变器研发的人士对《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在政策扶持的引导下,光伏产业在结构和框架上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国内光伏市场的大范围开启,以及装机容量的提升,将会直接刺激光伏逆变器需求的扩大。目前,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在诸如市场营销、低价中标等乱象中不顾技术和质量,有些制造企业挖空心思搞关系,不顾质量降成本,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光伏逆变器产业的健康发展。
光伏发电系统关键的设备是逆变器,逆变器对电站建成后能否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更多的电量、保证电站的安全等等这些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展会上,国内知名逆变器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当家花旦,在逆变器转换效率以及稳定性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了国产逆变器的跨越式发展。
电站建设对逆变器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指出,2013~2015年,中国将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企业需要依靠技术革新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促进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发展。
届时,光伏逆变器安装量将相当可观。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童亦斌表示。
会上,包括阳光电源、追日电气、特变电工新能源、华为等国内逆变器厂商携最新产品亮相,这些产品在转换效率与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优势,受到普遍关注。与光伏组件相比,逆变器技术革新更为缓慢。对未来市场趋势和技术潮流的把握,被认为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逆变器的市场格局家庭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房顶上安装太能电池板,这些电池板可生产出足够的电力,满足房子所需的电能。
在市场的,李新富曾经这样对外界发声,他对市场的研究也更加细微。现实里还有更厉害的,在一些国家,光伏发电已经在家庭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实现了智能管理,这完全依赖于一款叫做智能微网储能机的设备,它的研发者和生产商桑尼能源,是一家位于杭州的太阳能电站系统集成商与开发商。
捷克则去年通过的一项法案,终止对光伏发电发放FIT补贴并延长对光伏发电站的征税期限。李新富认为,桑尼的高速成长离不开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行业趋势的透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设计。
以澳洲为例,由于对清洁能源比例的硬性要求,政府开始征收碳排放税,这极大的推动了电价的上涨。此时政府通过大幅度降低FIT(上网电价补贴)补贴来控制光伏安装量。
桑尼的市场团队发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光伏产业相对成熟之后,很多国家已经完成甚至超出政府制定的光伏安装目标。朱京成说,理顺了这一市场趋势,他们在2011年即着手研发。多晶硅行业从炙手可热到变成烫手山芋,不过几年光景。电池片、组件技术并不是靠规模取胜,还是应该以市场为机制,让市场决定谁该淘汰。
从太阳能路灯开始,到BIPV厂房(光伏建筑一体化),桑尼在光伏市场上精耕细作。除了上述澳洲市场,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等相关国家也于2013和2014年相继降低甚至终止并网补贴。
与许多企业往上游走的战略不同,桑尼从做太阳能组件入手,始终坚持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理念。然而由于光伏组件的价格(包括逆变器)持续下降,终端客户安装成本快速下跌,导致市场需求急剧爆发。
桑尼的市场总监朱京成还注意到,各国在降低FIT的同时,市电价格却在不断的上涨。如果有剩余,则可以出售给发电厂杰里米?里服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里描绘的情景,如今已然在地球上的不少地方真实地上演着。